首页 > 热点 > 文化

冬至搓汤圆

2025-01-15 11:38:03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5年1月刊  

  眼又到了一年的尽头。冬至是个大节气,闽南习俗,过了冬至就算长了一岁。

  在台湾,冬至得吃一种甚为“无趣”的食品。虽然它红白相间,圆乎乎的十分可爱,但是不仅不带馅儿,甚至没有味道。吃它得拼嘴速,嚼几下得赶快咽下去,要不然就像没味道的口香糖。比起北方人冬至吃的包着各种馅儿的饺子,它几乎毫无可取之处。它就是“汤圆”,也是闽台同胞冬至的应节食品。您别误会,带着各种馅儿甚至鲜肉馅儿的是元宵,没有馅儿的才是汤圆。

  小时候每到冬至, 妈妈跟祖母就会召集我们兄妹买糯米送到市场里,请店家加工磨成糯米粉,准备搓汤圆。做汤圆的糯米得买圆糯米,搓出来的汤圆才会软糯 ;长糯米的黏性低,我们一般用来包粽子。称之为“ 搓”,就是因为它没有馅儿,没东西可包,把湿糯米粉分成剂子再搓成小球,搁锅里煮熟就算完工。

  为了讨个吉利,家母还会用红色的食用色素染好一块红色的湿糯米粉,搓出一小部分红色汤圆,毕竟全白色还是不太美观,一碗汤圆里有红有白,看起来漂亮多了。

  这种汤圆一般吃甜的,先熬一锅姜糖水,再把汤圆搁进去。到这个步骤还不能吃,因为是冬至,必须先敬祖先,然后才能吃。因为只有姜糖水调味,而且所有味道只附着在表面薄薄一层,基本没什么味道,所以要不是过节,我们兄弟姐妹都不愿意吃。

  不过某一年,我家汤圆的命运突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年冬至,家父突发奇想,在花生粉里拌上糖粉,装在碟子里,让我们蘸着煮好的汤圆吃。这么一来,原本寡淡的汤圆带着花生的香、糖粉的甜,原本食之无味的,突然就成了抢手货。

  其实汤圆煮成咸的也行。爆香葱段,再下一点肉丝炒香,调好味道,加汤,撒一点油葱酥、芹菜屑,加一点茼蒿菜,味道也不错。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用来敬祖先的汤圆都是甜的,就没见过用咸汤圆的。

  在我老家,汤圆是一种跟生命礼俗息息相关的食物,婚丧嫁娶都有它一席之地。婚礼上新娘第一次见公婆,除了奉上甜茶之外,一碗红白相间的汤圆也必不可少。估计这跟汤圆象征圆圆满满也有一定关系。小孩满月请吃满月酒得有碗汤圆,老派一点的家庭,过大生日有些也得吃碗汤圆。除了喜事,白事也少不了它的身影。这种美观但没什么滋味的食物,就这样随着时光岁月,从出生、满月、生日……渗进你我的一生。

  家母在世时,每年冬至我们全家都要一起搓汤圆。哪怕超市里多的是冷冻汤圆,家母还是坚持全家动手,因为这才有过节的氛围。确实,后来我们兄弟姐妹各分西东,图方便开始买冷冻汤圆,不再自己搓汤圆,方便倒是方便,却再也没有过节的感觉了。

(文 / 高文麒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馨)



 

本文节选2025年1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
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
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