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克平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鑫)又是连续出差的节奏。事情大多与餐饮有关,最不担心也最担心的就是吃饭问题了。一天两顿正餐,餐餐都是一桌子菜,随便吃几口就饱了。由于血糖和血压都要控制,丰盛大餐对我来讲有时就是负担。想吃不敢多吃,那种滋味真是难过。有时候吃得少了,人家会问是不是菜做得不好;可是把布到盘子里的菜都吃完,各项指标肯定就超标了。回到家里,一切都是自己做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数量可以控制,内容更是选择自己喜好的那些。简单朴素,营养健康,这是我喜欢的就餐方式。
回到北京,也是每天都有事情。有次在家待了一整天,单元门都没出的一整天,难得,就给自己做了顿饭。冰箱里的窝头上锅蒸透,暄暄的,很好吃。炒了一个儿菜,菜是四川的,用的是四川的腊肉、四川的菜籽油,盐也是四川自贡的,可味道、口感就是与在四川吃的差了一点。水不是四川的,空气也不是,儿菜更没有成都菜市场里那般脆嫩,虽然也挺好吃,可毕竟不是在地风味的原出处。
我挺喜欢儿菜的,有点苦味,油脂浸润后,能尝到苦尽甘来。最早见到是在成都烫火锅,还以为是榨菜,问过朋友才知道叫“儿菜”。除了烫火锅,还可以切片、切丝,加点腊肉、辣椒炒着吃,清鲜脆嫩;做成泡菜也不错,咸酸有致,点几滴红油拌拌,清口解腻。资料上说:“经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检测,抱子芥富含钙、铁、磷、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的含量也很高,其中,含钙、磷量居各类蔬菜的前列,多食可防唇干、清败火,去油腻,
是上佳的保健食品。”抱子芥就是儿菜,产量高,价格便宜,还有这么多好处,实在应该多吃一点。四川气候温和,冬天也不会太冷,儿菜成熟也是在冬天,真是羡慕四川人冬天也能吃到当地当季的新鲜蔬菜。哪里像北方城市,新鲜菜都是从南方保鲜运来的。
资料上说儿菜有甜味,我对此存疑。因为我吃过的儿菜都有一点苦味,轻微的苦,慢慢嚼才会有丝丝甜味,也就是所谓的回甘。儿菜是十字花科,一般来说,十字花科的蔬菜都有一点苦味,经霜之后慢慢有了甜味。
但一些蔬菜在冷空气吹过之后变得清甜适口,与是否经过霜打关系不大。陈晓卿在一篇文章中说了其中的道理,“ (霜)并不能让蔬菜的口感发生改变,真正影响蔬菜口味的是低温。”浙江两位农学家——汪炳良和朱琴妹研究发现,十字花科蔬菜中含具有苦味的芥子油苷类物质。气候温暖时,种的青菜会有些苦味,而霜降等降温天气到来时,青菜的芥子油苷类物质合成会延缓或停滞。一般来说气温低于4℃,青菜就会因为受冻造成细胞损伤,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氨基酸等物质也会外渗出来,由此形成了甘甜、软糯的诱人口感。儿菜在冬天成熟,于是也就有了些许甜味吧。
本文节选2023年5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