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文化

儿菜小宴

2025-01-15 13:38:43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5年1月刊  

  霜打之后,上海菜市场的青菜摊上不约而同地都插上了小标牌,上边写着“霜打青菜”四个小字,以示珍贵。

  天气一凉爽,青菜开始储存糖分,吃口逐渐变甜,上海矮脚青、苏北大青菜就是如此。不仅江南,到岭南广东一带,芥兰、菜心也正是当令,汕头的紫秆芥兰、大名鼎鼎的增城迟菜心就是最好的印证。天府之国四川,物产极为丰富,好吃的青菜真是不计其数,半个月前在成都著名的玉林菜市场遛弯儿,一上二楼,进入眼帘的各式青菜琳琅满目,最显眼的就是肥肥嫩嫩的儿菜。

  欣赏青菜之美在于两端,一头儿是吃叶,豌豆尖和鸡毛菜,讲究清香扑鼻、入口化渣,吃个香嫩 ;另一头儿是吃帮或梗,讲究清甜肥美、爽脆回甘,吃个脆嫩劲儿,儿菜做代表当仁不让。

  农村地里的儿菜是什么样子我没见过,但到了菜市场,它已经独立于各式蔬菜了。一个圆疙瘩上生长出数个白嫩的梗,顶上带一点点嫩叶,像个白胖子顶着稀疏一点头发,若有若无的,可爱极了。这个东西最早产于四川,现在虽然各地都有,但仍旧以四川的为最佳。北京有一个做京菜的餐厅聚德楼,京菜做得有模有样,老板之一蒋总是个四川人。我没事的时候就溜达过去聊一会儿天,赶上饭点就在那里随便吃点什么。一入冬,蒋总一开口总是:“来点儿菜吃吧,搞点腊肉炒一炒!”

  儿菜肉细,质地紧密,洗干净后去掉老皮,纵向切成厚片待用。四川农家老腊肉,越肥越好、越老越好,捡一块大小合适的先用火烧过,后上锅蒸透,再修去边角,切成片,和儿菜一炒,烟火味十足。这东西过油一炒,爽脆的口感还要加个“更”字!

  阿飞是广东人,在北京开了几家顺德菜叫“咩都好”,也就是什么都好的意思,小菜锅气十足。前几天找他说点事情,我随身带了一盒儿菜让阿飞处理一下。阿飞让后厨砧板洗干净切成厚片,等他过去亲自处理。过了一会儿我们说完事儿,一起来到后厨,阿飞先把儿菜厚片不加油直接用热锅煸一下,走一下水气增加香气,看到表面出现焦痕后取出,随后抓一把猪油渣,和广东腊肠、蒜片、儿菜炒在一起。

  广东腊肠自带玫瑰露酒和白酒的香气,加上油渣的猪油香,菜还没有上桌,香气已经先到,儿菜自身带有的微微苦头,让广东腊肠的甜味一下子就遮挡没啦,吃下去满口的酒香、猪油香和玫瑰的香甜。阿飞对他这次的出品超级自信:“霍爷您瞧,广东小炒最讲究的锅气就是这样的!”

  儿菜初一入口是它独特的清香,随后出一点点的苦头,但并不影响味道,到最后反倒出一点回甘,有点苦尽甘来的意思。四川当地人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将儿菜对剖成两半后直接用水煮,煮之前会问你是“ 一点(煮软一点)”还是“生一点”。我个人喜欢吃刚刚断生的,捞出来带一点水,放到大碗里直接吃。如果觉得味道还不够,可以随便打一个蘸水,红酱油、辣椒油、一点蒜泥和白糖,边蘸边吃,吃完了可以喝一口煮菜的水,巴适得很!

  成都有一位老大哥姓林,我叫他“林哥”,祖籍温州,北京长大,随后去日本留学并工作多年,十多年前回国后选择在成都创业并生活。大哥是世家出身,鉴赏水平得张伯驹真传,酷爱美食美酒,在国内威士忌圈有足够的声望,在成都有一个日料店作为自家食堂。我每次到成都都要和大哥一起坐坐。一个月前我去拜访大哥,相约在他自家食堂一起吃饭。除了餐厅各种美食之外,大哥自带三道小菜,第一道是大哥一老友家中传了多年的泡菜水泡的儿菜,捞出沥干切成滚刀块,淋两滴红油,盛在白色盘子中端上来,红、绿、白相间,脆爽无比;第二道是将儿菜切片后用日本味醂清炒,清爽之极 ;第三道是将儿菜对半切开后水煮,捞出盛在盘子里蘸日本酱油吃。席间大哥认真地说道 :“餐厅里各种美味都是随时可以花钱买到的。现在这个时节,儿菜最肥,这种肥美只有时间到了才会短暂拥有,是老天赐予的。所以知道您来后我想了想,今天一早从不去菜市场的我专门去那里买了儿菜,让厨师做给我们!”

  吃了那么多儿菜,以这顿儿菜小宴为最佳。

(文 / 霍权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馨)


 

本文节选2025年1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