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文化

肥而不腻的前肘

2023-09-20 15:08:33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3年9月刊  
      (文 / 霍权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馨)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里一共七户。院门口第一家是老两口,老爷子姓黎。我爸叫他“黎叔”,按辈儿排我叫他“黎爷爷”。
      黎爷爷是老北京人,以前是个世家子弟,年轻时就离家出走搞革命参加抗日战争,解放后回到北京,很早就离休在家,歇了。老人家的生活很简单,晚上端着茶缸子在胡同里喝茶聊天,白天就在家里买菜做饭。
      黎爷爷很讲究吃,每天早上菜市场买完菜,如果天气好,他总是坐在院里空地的小马扎上认真择菜。韭菜茴香青蒜苗,一根一根捋得整整齐齐,青萝卜白萝卜用刷子刷得一尘不染。赶上宰一只鸡,小马扎前边多一个方凳,方凳上一个洗菜盆里摆着一只宰好的光屁股鸡,黎爷爷戴着老花镜,拿着小镊子一根一根把鸡身上没有拔干净的小绒毛都拔下去。如果买了一只肘子,那可不是一般的麻烦,老花镜之外,还会加一只放大镜,拔一遍,再用放大镜找一遍,哪里有没拔干净的微小细毛,再找补找补,到最后还能看见黎爷爷拿着一支被淘汰的剃须刀前前后后刮一遍。一只普通的肘子在黎爷爷的伺候下白白净净地躺在大海碗里,从里往外泛着玉一般的光泽。
      这么一折腾,往往耽误了做中午饭,老伴儿出来一埋怨,黎爷爷顿时爆发:“没看见我忙着吗!也没人帮我!”爆发完,没事人一样进厨房,中午一过,院子里开始飘出炖肘子的香味,晚饭前,这香味达到最高峰。我们住大杂院的,小厨房都在院子里家门口,谁家吃什么都瞒不住!
      黎爷爷还是美食传播者,毕生心得找机会就尽情释放。
      “家常饼香不过葱花饼,葱花饼香不过油渣饼,如果有板油,切成丁,我说,那家伙烙出来的脂油饼最香!”“熬茄子的时候加一点西红柿,嘿!又好吃,茄子也不泛黑。”
      “小子!这炖肘子就要买前肘!骨头小,肉多,还嫩!”
      黎爷爷最爱吃肘子。那个时代能够让老百姓大快朵颐的基本就这么几样,一开始不懂,吃来吃去,次数一多,自然就明白了。
      一头猪四条腿,也就能卸下来四只肘子,两只前肘,两只后肘。从外观上来看,后肘明显大过前肘,看着气派,但懂的人都以前肘为最高。因为根据吃前不吃后的基本原理,前肘肌肉纤维相对细嫩。它的外形虽然不够大,但是里边只有一根小棒骨,出肉率极高,而且肉也整齐,去骨后仍然可以保持原形。很多民间宴席菜吃肘子,都使用前肘去骨后扣在碗里(又称合碗)烹饪,整只肘子端上桌,看着漂亮,吃着开心,不失为民间一等的美味。
      肘子的做法变化多端,口味各异,而说到个人心中的肘子,我吃过这么多,觉得还是以北京悦宾饭馆的蒜泥肘子为最高。
      判断一个肘子好坏的标准其实就八个字: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来说肥而不腻最容易,肘子不论大小,只要炖足了时候,油脂被炖飞,基本上就可以了。相对来说最难的是瘦而不柴。在锅里的时间到位,肥而不腻了,瘦肉部分肯定水分和脂肪流失,吃在嘴里如同嚼蜡。唯有悦宾饭馆这道蒜泥肘子,肉皮软烂,瘦肉部分吃在嘴里仍带有弹性。我这个人爱吃爱琢磨,这么多年来这道菜就是模仿不出来。不过前些日子我自己做了个白水肘子,还是有那么点意思的。
      前肘一只,买的时候让摊档老板用喷枪把肘子外表全部喷黑成焦炭色,回家后泡在盆里用小刀刮去外皮黑色。这样一来,毛囊里的污垢就彻底消失,出品还带着一点点焦香。坐一锅凉水,下几片大葱大姜,把肘子放进去等水慢慢烧开,再煮几分钟,先撇掉出来的浮沫,然后把肘子捞出来,放在温水盆里洗净。锅里重新坐凉水,下大葱大姜花椒大料,一把白胡椒粒,一大片陈皮,把肘子下到锅里用微火慢慢烧,水微开立刻关火慢慢浸着,等水温低了,再把火烧开,反复三次后,下一点点盐,让肘子找个底口,然后关火移开火眼,到另一个地方焖一夜。第二天再微微加一次热,用筷子扎一下肘子,以扎透后仍感觉宽松但不能太散为合适。
      剥几瓣大蒜,用刀背拍碎后放在碗底,加一点盐杀一下,倒上香油闷一下,吃之前加熬煮过的酱油,如果觉得太咸,可以适当对一点点煮肘子的汤,如果口味合适还是不加为宜。
      将肘子从锅里捞出来,控干净汤,把肉卸下来,改刀切成厚片或者肉条,蘸蒜泥酱油吃,尽量每一口都是连皮带肉为最佳。
      如果家里炖锅足够大,做这道肘子最少两只起步,越多越好,越多才越香。
 

本文节选2023年9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