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海船

2024-12-04 16:04:51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4年11月刊  

  写下这个题目,眼前就浮现出一幅景象:净洁忧伤的蓝色天空,漂浮着一艘艘细长的海船,不知来源不知去向,就那样漫无目的地漂浮着,有无限的空间感、神秘感。如果有去向,那应该是科幻中的未来……


长在树木顶端的海船果荚

  收回遐想,回到现实。这里说的海船是一种长在树木顶端的巨型豆状果荚,因形状像刀,人称大刀豆,又因其果荚干燥后像长长的船而被称为海船,为云南西双版纳、普洱一带的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所喜食。其实它还有不少称谓,比如木蝴蝶、玉蝴蝶、兜铃、千张纸等。


海船的花序

空中之船

  我喜欢大刀豆这个名字,直接明了,但行文上还是统一到滇南人熟悉的称谓上比较合适,是为入乡随俗。另一方面,如果有外地人到当地寻味大刀豆,可能会说不明白,但说海船就省事多了。

  海船原产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在云南南部很常见,西双版纳尤其随处可见。它是唇形目紫葳科木蝴蝶属植物,长得不高,通常见到的不过十多米高的样子。树形普通,通常不被人注意,要说有哪里特别,还是它的刀形果实。

  海船的花序是总状聚伞花序,长在树顶,花朵大,紫红色,颜色很暗,花形像一个杯子。傍晚时开放,据说有恶臭气味,我没有亲自闻到过,不知具体。但在傍晚开放的花朵,大多有奇怪而强烈的味道,目的是吸引比较特别的一类昆虫授粉。海船开了花,就长出豆样的果荚,不过是蒴果,刚长出来时是暗绿色的,较柔软,成熟时变成木质,成为药材。


傣族风味宴席


舂海船口感要好一些。

  为什么称它是“天空中的海船”?因为它的花序能抽出树顶枝叶之上 1 米甚至几米的距离,远远看,就是挂在天空中的样子。为什么这样?因为花朵需要空间,可以更好地吸引昆虫授粉,结出果荚,种子需要更大的空间飘飞,完成生命的传承。

  只是海船的传承受到人类干扰,在它们还没成熟时,就被采下来作为普通食物享用了。海船的花朵也是当地人的美食,人们采下来后焯水,炒食。我在市场见过很多次出售的海船花朵。味道如何?机缘不到,还没尝过。

初试苦味

  2012年,我在云南边境漫游,经过的勐腊小城是很有民族风情的地方。白天在周边村寨寻访,晚上在县城住宿。某晚返回较迟,便到民族中学附近的一条街道找吃的。这条街就在南腊河边,都是傣家竹楼经营的饭市,并不热闹。找了一家店进去,点了一个当地的肉菜,记得是火烧肉之类,还有一个就是海船。当时看到菜案上那长长的像刀一样的豆状物,想起还没有吃过,于是就点了一道。

  等了好半天,菜上来了。海船是切成小段炒的,有些干,可称为干煸,或者就是用的没炸过的。当时并不知道是怎么个炒法,后来了解到,当地正宗的做法是先烧烤,将外皮清洗掉,再切成段炒——其实西双版纳傣族的很多菜式都喜欢先 s 烧烤再制作,比如茄子、辣椒、番茄等。海船入口,天!真是苦,差不多快叫出来。请教店家,说就是这个味,“消炎的”。

  碍于面子,尽量多吃了一些,但还是剩下大半盘。店家说,一个人肯定不能吃这么多。嘿,这场景。

多样食法

  海船并不因为苦而被人抛弃,正相反,当地人的餐桌上常见它们。

  除了炒吃,海船还可烧烤来吃。在炭火上烤熟,变得更软,真正是可缠绕在指头上的“刀”,传说中的“绕指柔”大约就是如此。然后切丝,加入各种猛烈的配料凉拌,算是别具一格。也可以准备好蘸水,让客人自行蘸着食用。西双版纳的夜市上常见它的踪迹。

  海船的嫩豆有一个特点,容易保存,不易干,也不易坏。我曾购过几条,吃了几次,太苦,懒得再吃。剩下一条放在阳台上,过了一个多月,再拿起来,软软的,居然也没坏,很奇怪。要是在古代,大可带着它们去航海,既消炎,又可作蔬菜补充维生素,两全其美。

  舂也是海船的一种吃法。2017年陪朋友到景洪去玩,在一个爱尼菜馆,见菜单上有舂海船,毫不犹豫点了一份。舂出来的海船口感好不少,但还是苦,还有辣,是属于当地的特殊味道。

木蝴蝶

  海船成熟时,高挂枝头的果荚打开,里面成百上千的“木蝴蝶”翩然飘下,使人动容。因木蝴蝶白色的羽翅闪着玉石般的光泽,人们也称其为“玉蝴蝶”。

  木蝴蝶是中药材,含有黄芩苷、黄芩素、野黄芩素、木蝴蝶素等成分,主要用于消炎镇痛、治疗支气管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在滇南各地,人们喜欢用木蝴蝶泡水喝,据说长期饮用可使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我也不时购一些木蝴蝶泡水喝,一是喜欢它泡水后的状态,透明的玻璃杯里,随水而动,翩然飘着,时间长了仍透着玉色光泽,完全不像其他花卉,泡一会儿就零落不堪;二是喜欢它的味道,有苦味,也有回味的香味,算什么味呢?

  可以统称为不太苦的药味吧。不过,它的种仁是苦的,泡水时被翅包着,慢慢释放出来,才形成这种有意思的味道。


木蝴蝶外形像一只半透明的蝴蝶。

  广西部分地区的壮族群众也喜欢食用海船。他们有创新菜式,将木蝴蝶的种仁剥出来——小薄片,并不容易剥——拿来蒸鸡蛋食用,据说可以消炎、治胃病。只是种仁太苦,即使小小的几粒,捣碎蒸入鸡蛋,也只是稍稍冲淡苦味,并不能彻底消除。

  不过我喜欢这种吃法,偶尔自家享用,只是蒸出来的鸡蛋带点淡绿色,总有点奇怪的感觉。


 

本文节选2024年11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