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美味,虽然身怀毒素却仍让吃货们难以割舍。如春天的河豚、夏天的菌子……而从小在舟山嵊泗海边长大的娃,脱口而出的答案大多是“海蜇”。在江南的餐桌上,海蜇实在太常见了而毫无神秘感,以至人们常常忘了它其实是大海里最温柔沉默的杀手,只记得它的美味。
在水族馆里,水母是颜值担当,形如伞状,色略呈浅红,体盘下有一柄,下端开口,边缘生着许多触手,游动时形态曼妙,观感极佳。海蜇是一种可食用水母,它看似随波逐流,柔柔弱弱,没有虚张声势的大钳子,又没有凶猛鱼类锋利的牙齿,一旦碰到猎物,触须就会主动缠绕上去,同时弹出千百刺丝,刺进猎物体内,释放毒素。新闻里每年都会有海蜇伤人的报道——海中嬉戏时只是觉得腿上似乎有草棍划过,而等到上岸却刺痛难忍。
酷暑难耐的七八月,正是人们奔向大海怀抱的时候,这也是海蜇开始靠岸的时节。
此时,舟山渔场上大股红水自南而北涌来,按民间经验,海蜇水一到,海蜇就可旺发。旺发季不集中捕捞,会让海蜇资源主动衰亡。所以一到海蜇季,舟山渔民忙得脚不沾地。
这个时候,正是捕捞海蜇,也就是“撩海蜇”的最佳时机。刚捕捞的海蜇上岸后必须马上处理,要把肥厚的蜇头和顶部的蜇皮分开,清洗过后涂上取自海水的粗盐和适量明矾,然后放在缸中腌制三次,也就是“三矾”。盐和明矾的作用是使其快速脱水,同时只有通过腌制才能将其毒素排出来。而腌制方法也特别讲究,盐与明矾的配比、添加的时机、浸泡的时间,都会影响海蜇的口感。处理之后的海蜇,除去了头、皮上绝大部分的细胞组织,只剩下肥厚的胶质组织,这正是其鲜脆口感的来源。
在江浙的餐桌上,海蜇头是最常见的,其次是海蜇皮。食无贵贱,各有所好。海蜇头是整个海蜇的触须部位,肉质肥厚,口感也够脆爽。在炎炎夏日里,海蜇头自带凉感,老醋一浇便闪着琥珀色的光,脆生生得简直要咯吱作响,又带着海洋之鲜。茶饭不思的苦夏,就靠这道海蜇来唤醒。若有一点葱油的提携,滋味便有了故乡海风的召唤。海蜇伞部或者蘑菇头的那部分,就是俗称的“海蜇皮”。与海蜇头相比,更软,但很有嚼头,秋冬时节,海蜇皮与大白菜心是绝佳搭配。
地地道道的舟山嵊泗人更钟爱海蜇皮上的红衣,在方言中被称作“花蛇衣”。花蛇衣是用竹片仔细地从海蜇皮上刮落的边角料,口感脆滑至鲜。海边人清早的第一顿,就是花蛇衣搭配索面,撒上葱花,浇上热油,从头到脚都舒坦。
海蜇做的汤菜难得一见,如有缘得见,必是大局。早在清朝,扬州盐商的食谱里就有一道“海底松”。中国烹饪中的干货如花胶海参鱼翅,泡发都是为了使其涨大,偏偏海蜇逆向思维,此物遇热会缩小。做这道菜,先将海蜇头入容器烫,使其体积收缩,泥沙逼出,再将其用凉水浸泡一二日,每天换清水,涨开后,呈现出酥脆质地。陈年水发海蜇似珊瑚,又似青松枝干,峥嵘明亮苍虬劲扬。盐商菜是文人菜,菜名风雅贴切。
蜇头清汤配芙蓉蛋,称“芙蓉海底松(全名芙蓉蛋海底松)”;配鸽蛋,称“海底捞月”;配清炖鸡,叫“珊瑚炖鸡”;配猪肺,呼作“海底松炖银肺”。变化虽多端,但百变不离其宗。
苏州凯悦酒店的老王在最近一场宴会上复刻了这道海底松。汤底则更为特色,用黑毛猪蹄髈与火腿蹄 反复套汤,加入干贝松茸,又加入一些意外的醉蟹,汤清见底,淡而不薄,下了大功夫。汤面以芙蓉蛋点缀,以莲蓬的模样漂浮在汤面上,细腻光滑。
海蜇头则沉于汤底,形似珊瑚,犹若海底古松。一道汤中,窥见山河湖海,是一位苏州名厨眼中的博大和丰盛。(文 / 陶煜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馨)
本文节选2024年9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