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小同学的姐姐插队回来后分配到街道小合作社猪肉柜台卖肉。那个年代,在我们小孩儿心目中,合作社卖肉的售货员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每天面对那么多排队买肉的人,不管是买一毛钱的还是两毛钱的,只一刀下去,“唰”一下子,案板上的猪肉就被片下筷子厚的一片,“啪”地甩在白色的秤盘上,“咣当”一声,秤砣立刻被弹起来,随即稳稳停在缺口中间位置。这时候大姐拿起一张白纸,盖在肉上,把肉卷起来,“啪”地扔在买肉的人面前,紧跟着就喊:“下一个!”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是劳动模范。他卖糖,讲究一抓准,要买多少钱的奶糖水果糖,一把准够,不会找第二回。有这个标杆在前边,卖肉的也讲究“一刀准”。那时候的人挣钱不多,大多数人家一次只能买一毛钱、两毛钱的,熟练的人一刀下去,不能多也不能少,齐活儿!
中国是个非常讲究人情世故的地方,有了同学姐姐这个熟人,买肉的时候自然和别人不太一样。当时的猪肉都很肥,肥肉至少四指膘,瘦肉只在上边薄薄一
层。看到熟人家里买肉,切肉的刀就故意向外偏一些,一刀下去,看起来瘦肉还是那么厚,但是底下肥肉相对就薄一些。现在看来这都算不上什么,但是在物
资匮乏的年代,这点小小手法已经让普通百姓得到极大的温暖了。
回忆起来,那时候的猪肉真是肥,但也是真香。只可惜纯肥肉做菜,香是香了,吃多了总要腻口。大多数人家买到肥肉都是熬油渣。好在当时不光缺肉,
每家每户油的供应也不够充足,肥肉一点也不会糟蹋。
切下肥瘦的部分炒菜,还会专门留下一部分肥肉切成肉丁,放到锅里炼猪油。熬猪油有一个副产品—油渣,可以炒青菜,可以包饺子、包大包子。我熬猪油的技术就是当年处理买回家的肥肉锻炼出来的。
不过,能把肥肉做好吃是另外一门功夫。当然不是所有的肥肉都好吃。猪身上的肥膘肉大概分三类:猪脊背膘、后臀尖和五花肉膘。如果论口感,以脊背膘为最佳。
半扇猪肉把外脊连皮带肉拿掉,再把通脊肉连带一层里脊筋取下来,剩下另一半就是一层肥膘肉和紧紧连着的肉皮。这层肥膘肉就是脊背膘。脊背膘并不厚实,但这一层却是猪全身肥肉最香、口感最脆的。在以前大家都能吃肥肉的时代,有一道专门吃这个位置的传统菜——酥黄菜。把脊背膘从皮上取下来,切成比筷子粗的条,一种是挂上酥糊,下油锅炸熟,让里面的油析出来,再用高油温把外皮炸酥上色;随即锅中熬糖,颜色稍变、火候到,把炸好的脊背膘肉下到锅里翻几下,把锅里的糖均匀地裹在炸好的白肉上,再下一把炒熟的芝麻裹一遍,出锅。还有一种是直接往肥肉上拍干粉、淋水,拍到一定厚度下油炸,再熬一个翻砂糖 , 裹住炸好的肥肉。如果把白糖熬到可以拔丝的程度,再下炸好的白肉,出来就是另一道名菜——拔丝白肉。这种菜吃起来非常过瘾,只是现在健康概念盛行,除了东北个别地方,已基本消失了。
不管是酥白肉还是拔丝白肉,都属于“馆子菜”,因为对火候的要求太高,没有一定水平的人做不了。普通人在家做饭,根本做不来这样的东西。
我喜欢在家做饭,如果包饺子,肯定去菜市场买一点脊背膘。先买一块偏瘦一点的前肩,让摊主搅成肉馅,另外按照肉馅两成的比例补充一块脊背膘,回家
后自己用刀切成小骰子丁。先把肥肉丁单独加葱油调理入味,然后与肉馅一起加调味料搅拌,腌制适当时间后再包饺子。这种方法是受扬州狮子头的影响,但与
其不一样的是,因为肥肉丁选用的是脊背膘这个位置的,口感很脆,吃起饺子来有咬虾仁的口感。有那么一伙人,每天无肉不欢,尤其爱吃红烧肉,可是真吃的时候又开始纠结,美其名曰“为了健康”。
我偏不认可他们这一套,肥肉吃多了固然对健康不利,但也不是一口都不能吃啊。肉的香气都在肥肉里呢!
本文节选2023年12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