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春暖花开 为我的下一趟日本美食之旅做功课

2023-05-22 15:55:48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3年5月刊  
      本地人爱的全河豚鱼餐
      人间四月天,家门口樱花盛开,我想第一站就去日本吧,因为想再去吃一次全河豚鱼餐。上次去吃还是2014年,由大阪本地同学和他爱人做东。那天用餐时间是晚上9点,吃之前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跟着他们七拐八拐进入小巷,还没进店就听到下班的白领们推杯换盏、大快朵颐的声音。直觉告诉我,挤满本地人的店肯定错不了。
      俗话说“不食河豚,焉知鱼味”。河豚味道鲜美,但是因其身体内含有毒素,很容易误食中毒,所以有“拼死也要吃河豚鱼”的笑言。在日本,制作河豚鱼料理的师傅都需要持证上岗,既然在这里用餐肯定也是放宽了心。第一道是凉拌鱼皮,口感很奇特,弹性柔韧像是海蜇,因为浇了柠檬汁也有点酸甜口;河豚脊背上的肉被片成透明的薄薄一片,是做刺身的最佳选择 ;炸河豚鱼外表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居然吃出了炸鸡的感觉 ;接着是一个河豚纸火锅,清汤加上各色蔬菜,果然是日式料理追求的原汁原味,需要配上特别的酱汁蘸着吃;还有河豚汤泡饭,里面加进打散的鸡蛋,配上海苔丝和青葱花,至今想来还回味无穷。我边回忆边打开了美食 App 查询,这家店还在,悄悄收藏起来,准备再去一次。

全河豚鱼餐包括了玄品河豚鱼、蛋泡饭、河豚鱼刺身、河豚鱼火锅、河豚鱼炸物等不同的美味。

      不能错过的宇治抹茶
      在京都旅行时就已经看到许多抹茶相关的店,但是总会想,宇治市内的店是否会更正宗一些?毕竟日本的茶道师们都会选择
宇治抹茶。
      坐火车到宇治市,先去参观了有“日本红楼梦”之称的小说《源氏物语》的博物馆,沿着小说里提到的宇治川慢慢散步,看看作者紫式部的雕像及小说里提到的小神社。沿途一家家抹茶店、土特产纪念品店就开始让我眼花缭乱了,抹茶相关的伴手礼一大堆。在这个城市里,似乎万物皆可做成抹茶味,曲奇、咖啡、
饼干、蛋糕、日式果子、冰激凌、荞麦拉面 …… 概莫能外。
      我这种门外汉仅仅参加过一次日本茶道课,勉强能用有限的知识品出宇治抹茶的10个等级分类(从高到低依次是天授、长安、永寿、云鹤、金轮、和光、又玄、千木之白,五十铃、青岚),说出一些感受。不过我觉得,随便哪家老字号都能吃出满满的仪式感,其中最出名的几家如 利茶铺、中村藤吉、伊藤久右卫
门,都很值得一试。

“原汁原味”的宇治抹茶咖啡。

      拉面聚集地
      去日本旅行免不了会吃拉面,除了耳熟能详的一兰拉面、一风堂拉面,我还很推崇一个地方,那就是位于京都火车站里的拉面小路。顾名思义,这个楼层里都是各种拉面店,集合了日本众多口味种类:北海道札幌拉面、福冈博多拉面、福岛喜多方拉面 …… 总有一款适合你。各家店门口都有个自动贩卖机,类似国内高铁车站里的自助取票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口味、大小碗、汤底等,付钱后会拿到一张券,接着就可以安心等待自己的拉面了,真是独身旅行最好的选择。

拉面店里的出品
 
      题外话,京都火车站里有个漂亮的大阶梯,夜晚会上演各种灯光秀,值得一看。
      上次的行程里,因为时间紧任务重,非常遗憾没有去成日清方便面博物馆(又名安藤百福博物馆)。方便面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陪伴了我许多个加班的夜晚。据说,在这个博物馆里可以了解泡面的制作过程,看到 N 多种口味的面,更可以自己选择面饼、调料制作一包独一无二、专属于自己口味的方便面。经预约,还能进入工厂里面体验整个制作工序,非常有趣。这里也成为我下一趟旅行的必拉面小路的自动售票机 到打卡点。
      这些年前后去过四次日本,都是行色匆匆,大量时间花在看风景和博物馆上,于美食一道并没有细致做过功课。但是沿途欣赏风景的时候,并不会忘记
在犄角旮旯里发掘出的宝藏小店,店主们总是能把一些稀松平常的食物做到极致。这让我想起上海街头的生煎、小笼、馄饨、葱油饼等,都是日复一日专注于
一种食物,也许这就是匠人精神吧。
      如今再出游,与学生时代的穷游不同,这次会托朋友早早给我订个米其林餐厅,偶尔奢侈一次,让味蕾狂欢,让舌尖颤动,毕竟日本是亚洲拥有米其林餐厅
最多的国家。
      大阪烧、章鱼烧、钓钟烧、鳗鱼饭、寿喜锅、蛋包饭、神户牛肉、怀石料理、会席料理,计划里的岚山吉兆、牛乐亭、菊水楼、弘,等我带着好胃口和钱包来与你们相会吧。这还只是关西地区,东京、伊豆等地还未纳入,我开始盘算,这次久违的假期要请多久、钱包要多厚才够用呢?

拉面小路的自动售票机


 
本文节选2023年5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