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年前4个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上升19.8%

2023-06-27 16:25:43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3年6月刊  
      (文 / 王一宁 图 / 中国烹饪协会 责任编辑 / 石叶鑫)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全国餐饮收入3751亿元,同比上升43.8%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11亿元,同比上升44.6%。2023年1月至4月,全国餐饮收入15888 亿元,同比上升19.8%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4017 亿元,同比上升23.9%。
      据中国烹饪协会分析,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66.5个、68.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今年前4 个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24.9个、29.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多措并举拉动内需
      多地政府在促进“夜经济”上发力,出台相关利好政策,为持续升温的餐饮“夜经济”再添一把旺火。北京市打造近5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 ;湖
南省要求培育建设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 ;安徽省芜湖市鼓励餐饮休闲企业24小时经营;河南省商丘市汇聚中华美食,打造“夜食 ”街区。凭借烧烤出圈的山东省淄博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烧烤店开展专项检查,推出“食品快检进烧烤网红店”活动,督促烧烤门店诚信经营、明码标价 ;北京市市场监督 管 理 局 明 确 要求餐饮经营者应当明码标价、统一价格,不得出现“两套菜单”等模糊标价。
      中国烹协认为,前4个月餐饮市场复苏势头正旺,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五一假期餐饮市场捷报频传。中国烹协开展的“五一黄金周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数据显示,受访企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涨149%,客流量同比去年上涨211% ;今年五一前四天营业收入比2019年五一上涨26%,客流量比2019年五一上涨25%。中国烹协认为,五一假期充分释放了国人的消费需求,也激发了各餐饮企业十足的干劲,餐饮消费提前入夏。

      美食促消费提振显著
      近期,各地餐饮美食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提振效果显著。商务部也适时指导地方举办多场餐饮促消费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美食盛宴”。浙江省推出的“ 浙里来消费” 主题活动,覆盖节日出游、餐饮消费、本地特产等各领域,杭州市的“味美浙江·烟火杭州” 也火热举办,绍兴市推出了“古城咖啡节”;上海、江苏、河南、辽宁等地分别举办了“环球美食节”“江苏味道”“豫鉴美食”“放心消费在辽宁”等活动。为助力餐饮业复苏,北京、江苏、深圳、武汉、东莞等多地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其中江苏省累计发放1.7亿元消费券,拉动餐饮市场效果明显。美团数据显示,杭州、宁波、绍兴、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发放消费券后,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速均达到了两位数。餐企翻台率再创新高中国烹协“五一黄金周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显示,五一假期里,55%的受访企业客流量最火爆的单店是商圈店,19% 的受访企业客流量最火爆的单店是景区及景区周边店。多地餐企翻台率再创新高。其中,北京的汉堡王环球贸易中心店、和合谷新燕莎奥特莱斯店、东来顺王府井饭庄、华天延吉餐厅西四店、真功夫北京朝阳店、鱼你在一起大润发店、姚记炒肝鼓楼东大街店,呼和浩特的西贝体育场店,长沙的乡村基解放西悦荟广场店,洛阳的老雒阳面馆王城路店的翻台率均达10次以上,长沙蛙来哒芙蓉万家丽店、北京东来顺王府井饭庄、武汉亚马逊武商梦时代店、西安陈作林陈记科技路店的等位号更是高达500号以上。

 
      持续开展反食品浪费活动
      各餐饮企业在促消费、创新消费场景的同时,也响应号召持续推进反食品浪费活动。新宏状元在店内宣传、顾客点餐小程序、外卖平台等场景中均有提倡“光盘行动”;云海肴、和家和除了海报宣传外,在顾客有剩余菜品时主动提供打包服务 ;华天集团推出小份菜,并安排反浪费专员引导顾客适量点餐 ;吉野家在自助点餐机电子屏上滚动播放反食品浪费宣传语 ;亚马逊餐饮安排专员在店内举着反食品浪费牌走动宣传。
      中国烹协提醒,随着各地气温上升、夏季的到来和“夜经济”的红火,餐饮企业在积极将地方特色美食融入“夜经济”消费场景中的同时,需重点关注食品安全,加强对凉菜的管理,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此外,还需持续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消费者也应践行“光盘行动”,争做绿色消费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本文节选2023年6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