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陕西菜出身,却拥有扎实的淮扬菜功底,三年前又选择投资湘菜品牌,这些轻微的割裂感在惠雪峰身上却和谐统一。几十年来,他始终抱持这样的准则——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永不设限。
惠雪峰
陕西烹饪大师,陕西餐饮厨艺大师,西安丰惠餐饮管理公司总经理。
近几年,西安这一十三朝古都转身为互联网上的“网红城市”,外地游客纷纷打卡特色的陕西菜馆。作为一个地方菜系,陕西菜的影响力也大增。惠雪峰回忆当年学徒的时候,最有代表性的无非是一些传统菜,像葫芦鸡、烧三鲜等,再加上一些小吃,而近几年随着行业对历史与文化的挖掘,把一些更为传统但不那么知名的陕西菜推到台前来,加之对仿唐菜的发掘,丰富了陕西菜的内容,使它的体系更加完整。如五侯鲭这道菜(五侯指的是汉成帝的五位舅舅,他们于同日封侯 ;而鲭意为肉和鱼的杂烩),制作讲究,工艺复杂,被视为是高档烩菜的鼻祖,现在经过改良包装后,加入了一些更为高端的食材,甚至有人说这是“佛跳墙的陕西菜版”。惠雪峰认为这就是深挖传统饮食文化后推出的成功作品。
惠雪峰很注意观察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他发现陕西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呈现为地域性越来越弱,“相比陕西菜,他们更喜欢吃湘菜、川菜,以及烧烤、火锅等”。但陕西人的口味习惯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钟爱“五香浓郁,酸辣突出”的菜式,“每桌必有一道甚至好几道酸辣口的菜”。而相比其他菜系, 陕西菜的选料较为狭窄,“个性”没有那么突出,所以他很看好新一代厨师的融合思维,“前几年是将陕西菜与粤菜、川菜、湘菜融合,现在也有人将西餐的手法加入进来,如以低温慢煮的手法制作葫芦鸡、将汤汁装入茶壶中丰富原有的吃法,我认为这都可以。
只要保持传统的技法与味道不变,外在的包装可以更时尚一些”。
陕西菜中的主食较多,且分量不小,碳水高,一些消费者会觉得,这不太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惠雪峰认为将其“分餐化”、按位上菜的做法非常好,“传统陕西菜正在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时代在变,客户群也在变,只要客户认可,就不要拘泥于原有的形式”。
创业多年,从早年的包厨房,到后来自己开店、创立多个品牌,惠雪峰常常会跳出陕西菜厨师的身份,从市场切入,以投资人的视角来看菜系的发展。他认为,陕西菜有点“费人”。陕西人很看重凉菜,上热菜前通常会点几道凉菜 ;而热菜之后的面点又必不可少,“凉菜房与面点档口非常重要,要有独立的操作间,更需要大量人工,与其他菜系相比成本较高。”这也是几年前他投资做湘菜馆的原因。他分析道 :“湘菜口味突出,湘菜品牌也会特别强调主打菜式,功能突出,就是‘下饭’,所以非常受年轻人喜欢。”
惠雪峰心中始终有一个陕西菜情结,下一步他打算开一家社区店,卖陕西的家常菜,但要用湘菜馆的思维来经营,即精简菜品与服务内容,放大“招牌”,主题明确。在他看来,开陕西菜馆,除了菜品要保持陕西风味之外,可以多多借鉴其他菜系在经营方面的优点。他很早就关注到“砂锅菜”这一领域,并且考察过多个品牌。
脆皮茄子
惠师傅辣椒炒肉
他认为,这的确是一个新风口,但不能简单地直接移植,“陕西人认为砂锅菜是能连吃带喝汤的,照搬川菜重油重麻重辣的砂锅菜会水土不服,但可以将本地的三鲜砂锅、丸子砂锅、紫阳蒸盆子等重新包装后再端上来。”有过多年做酒店的经历,惠雪峰对于自己餐厅的出品品质把控非常严格,尤其是原材料更不能随便凑合。
而在诸多调味品中,他选择家乐头抽鲜上鲜酱油的原因是,认为其能达到质与价格的平衡,“这款酱油本身的鲜香味,及其在烹饪过程中呈现的‘包裹度’、散发出来的锅气,都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店里有一道招牌菜“脆皮茄子”,将茄条用糖醋汁裹住,吃起来口感爽脆。
惠雪峰说,这道菜中仅用到醋、酱油、白糖三种调味品,酱油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既要赋味又要调色,“家乐头抽鲜上鲜酱油能给予菜品浓厚的香味,与醋、白糖混合后,味道浑然一体,咸鲜甜兼具,‘包裹度’非常好,而不是汤汤水水的、口感分离”。
惠雪峰一直是一个非常“敢”、非常“舍”得的人,这个舍得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前几年,为了掌握湘菜正宗辣椒炒肉的精髓,他甚至跑到长沙一间湘菜厨房里给年轻厨师打下手。所以他经常鼓励年轻厨师要多去学、去看,有外地的中国烹饪大师来西安开班授课,惠雪峰总是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身边的年轻厨师。他发现,能够崭露头角、闯出名堂的都是那些愿意主动去学的人。
惠雪峰希望真正热爱这一行业的年轻厨师们,能够真正地承担起传承的重任,“技术是要自己学的,机会是要自己争取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什么年纪的人都是如此”。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节选2024年7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