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南宋穿越而来的美味

2023-12-26 14:57:54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3年12月刊  
      高文麒兄请我去闽和南·欢席尝试新菜。甘树子蒸特午鱼腩、古法焖狮头鹅、手拆蟹肉海蛎煎、槟榔芋头焖排骨、永春老醋烧河鳗等闽南风味体现了浓浓的乡情,又融入了时代审美,刷新了我对闽菜的既有印象。
      更让我惊喜的是,闽和南的研发团队还从南宋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一书中获得灵感,复刻了几道仿宋菜。一碟考亭(音 hàn)先声夺人,考亭是福建南平下面的一个小村,宋代大儒朱熹在此创办了考亭书院,过惯寒素生活的他经常吃沙地上的 菜嫩叶。这种野菜据说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自带辣味,“如火 人”,所以又有“辣米菜”的俗名。当地人一般是凉拌或煮汤,也可做成菜饼。他家厨师将它焯熟后与切碎了的樱桃番茄叠做上下两层的塔塔,不仅中和了辣味,还丰富了色彩。
      “如荠菜”也是《山家清供》里的一道凉菜,“用醯酱独拌生菜。然,作羹则加之姜、盐而已。”既然可变通,闽和南的厨师就做成一道荠菜酿豆腐。豆腐是用鸡蛋液和黄豆浆做的,蒸熟后切成长条,上面铺一层薄薄的荠菜末,排成一个坤卦,浇上由苦瓜、黄豆、海带熬成的“微苦”酱汁,不知今天的食客能否“甘之如饴”?
      雕菰饭来了。唐代两位诗坛大咖杜甫与李白都体验过雕孤饭并留下了文字。杜诗是:“滑忆雕菰饭,香闻锦带羹”,李白写得更加激动:“跪进雕菰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雕菰在中国江浙一带的种植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在唐代以前这种水生植物的果实是补充粮食的,叫菰米或雕胡,属于六谷之一。因为雕菰的叶子是黑色的,所以杜甫又说“波翻节菰米沉云黑”。无论煮饭还是煲粥,口感上都有些糯滑,才有“滑忆雕菰饭”一说。
      南宋末期中国南方战乱不断,水乡的农民没有时间和心思再去养护湖水,于是杂草丛生,菰米的根茎被黑菰粉菌寄生,突发变种,畸形生长,后人就只好单食它的根茎。雕胡慢慢进化成了茭白。后来经由水乡农民大面积种植和驯化,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菰米现在难以找到,闽和南的厨师就选用北美黑米,加入茭白丁和肉丁,再加上甜豆和番茄的点缀,仿佛闽南乡间的咸饭,在唇齿间停留时特别亲切。
      还有一道沆瀣浆。对,成语沆瀣一气的“沆瀣”,原义仅指气味相投,后来才衍变为贬义词。《山家清供》中有这样的句子供我们想象:“酒酣,簿书何君时峰出沆瀣浆一瓢,与客分饮。不觉,酒客为之洒然。客问其法,谓得于禁苑,止用甘蔗、白萝菔,各切作方块,以水煮烂而已。”
      看明白了吗?这就是从宫中流出来的醒酒汤,据说宋徽宗酒后必喝。放在我面前的这盅浆,看上去有一团雪白的萝卜丝,味道很像燕窝,极其凉爽,那种轻微的甜味相当高雅。闽和南的总厨阿水透露了一个秘密,白萝卜切细后要用筛过的葛根粉拍上去,然后在沸水中汆过,另换净水后用小火熬至酥而不烂。
      阿水师傅强调:“一定要用甘蔗带皮切段后熬煮的甜水,简单粗暴地加白糖或冰糖就不是这个味道。”这里要讲一下林洪这个人。他自称是西湖孤山隐士林逋的七世孙,在“生活高度艺术化”的南宋中后期,当他还是一个文艺青年时,就来到福建漳州龙江书院求学,后来又在江淮一带游历,与江浙士林人物多有交集,抚琴拍曲,诗词酬唱。诶,现在有许多青年人表示要“回到大宋”,大约是为了过上放浪不羁的生活吧。但是人家林洪可不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啊,他多才多艺,精通饮食之道,认认真真地写了《山家清供》这样一本奇书,富有诗意地收录了一百多种宋代美食。更难得的是,书中记录的很多菜肴都是他亲手烹饪过的,不像写《随园食单》的袁枚,油瓶倒了也不知道怎么扶。书中润物无声地倡导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比如清饮、餐花、食疗、养生等,强调餐饮与自然的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一饮一啄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锦带羹、碧涧羹、玉糁羹、太守羹、 卜煎、蟠桃饭、梅花汤饼、槐叶淘、松黄饼、拨霞供、傍林鲜、梅粥、樱桃煎……《山家清供》里的这些高雅素食在今天都值得复刻,我也有幸品尝过几种。至于蟹酿橙,从宋代以来一直在食肆酒家中流传,至今还常常在筵席上亮个相。
      八闽大地山海日暖,物阜民丰,数百年来不断导入各省移民,呈现出文化多元的格局。今天,来上海发展的福建厨师以传播闽南饮食文化为使命,希望通过产品的迭代创新,努力让每一位食客都能分享闽南的独特风味,最终扩大闽菜的影响力,同时为打造上海美食之都做出可贵的贡献。(文 / 沈嘉禄 插画 / 郑莉)


沈嘉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小说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报业集团高级记者。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兼及报告文学和散文、影视作品,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文化评论集等三十余部,
作品多次获《上海文学》《萌芽》等文学奖。同时专注于对上海城市文化与历史的研究,
并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物收藏、饮食文化等领域。

 

本文节选2023年12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