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永周 步履不停 拥抱未来

2024-05-07 14:33:28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4年4月刊  

  21岁入厨,从学徒做起,以名厨为师,经历不同阶段的磨练,待技艺大成之后才正式担任总厨。之后,他的职业轨迹一路上扬,辗转于新加坡、加拿大、美国、中国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数十年来,利永周亲手打造并坐镇的名店无数,凭借一身精湛的厨艺、对烹饪始终不渝的热爱,热心服务于行业和社会,他在国内外餐饮界都创下极高的知名度。


利永周
生于1950年,广东花都人,高级烹调技师,烹饪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从事餐饮业超过半个世纪。
曾获得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国际美食博士、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功勋烹饪大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华餐饮文化推广大师”等荣誉称号。
现为广州半岛投资集团董事长,集团业务涉足餐饮投资、餐饮管理、食品工业、高等教育、酒店设计、文化传播、商业投资等领域。

       2002年,年逾50的他再度挑战自我,创办广州半岛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致力从自己数十年来的实战经验出发,打造餐饮管理体系,推广到更多的餐饮企业。

  在广州市长大厦23层的办公楼里,这位已经74岁的当前国内粤菜领军人,谈起超过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依然思维清晰,金句频出。

       
      从行业到职业,不断知识化改造

    利永周是一个舍得花时间的人,踏踏实实地在后厨以不同级别熬了17年。他说如果贸然上到一个很高的职位,却对整个运作的某一部分不熟悉,就很难指导下面的人。有这样的基础,利永周后来多次以“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的姿态从头做起,也很快如鱼得水,不断铸就成功。

  从做职业经理人到自主创业,利永周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勇担重任、接受挑战,至今仍步履不停,勤学不辍。

  58岁那年,他到清华大学读MBA,拿到第一个博士学位后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又分别在62岁时拿到瑞士维多利亚大学的博士学位、65岁时获得荷兰欧洲商学院的博士学位。

  在采访中,利永周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餐饮,不论个人还是团队都要步入知识化、时代化改造的过程”。这个改造从自己延伸到整个企业。2008年,他一口气将集团的17位高管送到广州中山大学读MBA,为期一年半。他认为人的成长,要先有职业技术,再有专业性,再到具备广博的知识,最后延伸到服务、回馈社会,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半岛豪苑广州花都店

    关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利永周先生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花时间磨炼,另一个则是以实践历练。

    “通过时间积累很多知识,又通过实践取得成果,并检验、总结出知识的可行性,这非常重要。”无论是做厨师、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做投资人,他始终坚持这一

  理念,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多年来,他培养出的很多学生、弟子遍布莱佛士、香格里拉、丽思卡尔顿、文华东方、索菲特、万豪、凯悦、日航等跨国酒店管理集团,并担任要职。

  出身勤行,利永周一直强调餐饮人的服务精神。“做人再怎么成功,你只是在社会的某一个板块做点事,就是一个‘服务生’。这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寻味,就是找到对的方向

    虽然如今已经转型为餐饮企业管理专家,但利永周依然不改厨师本色,对烹饪艺术始终保有极大的热情。

    不久前,联合利华饮食策划旗下的家乐头抽鲜上鲜面向厨师伙伴举办了“领鉴鲜香 质敬味来”的品牌活动,作为活动特邀嘉宾之一,利永周站在时代的高度,鼓励

  年轻一代厨师敢于拥抱变化。“全世界餐饮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怎么面对这个时代?怎么寻找未来?”他认为,时代是由不同阶段的人的需求组成的,而当下的时

  代特点是更加包容、开放、融合,“我们厨艺界和研究饮食行业发展的人,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我们的好奇心与时代结合,不断找到我们跟这些需求的某一阶段的结合。”

  在他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粤菜为什么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中国甚至可能是世界最包容的菜系之一。“粤菜在不同历史阶段都能保持其本身的优势,

  并融入了中国和世界各大菜系的精华,漫长的海岸线又十分有利于其对外交流,所以当下的粤菜既有好的传承又有强烈的时代性,尤其体现在调味和技法、食材应用的包容性、丰富性上。”

  而如何将时代需求与粤菜的调味理念融合?对于这个问题,利永周进一步解释道,人类社会的味觉需求有七种,其中鲜味、香味、咸味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就

  比如家乐新出的头抽鲜上鲜酱油,当它的香和鲜做到极致,就证明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赢在了起跑线上,未来自然会为广大餐饮伙伴所接受。”

  利永周认为,调味与培养人才在某种角度是一致的,做市场需求的人才、做满足市场需求的调味、做有市场空间的产品,“不能仅凭产品来理解产品,我们要从社会需求和接受能力来理解产品与市场。”他希望在大环境的推动下,粤菜不断走出去,更多地跟各大菜系沟通,跟世界沟通。“传承精华,放大视野,拥抱未来”,这是他最想与所有餐饮人分享的一句话。(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石叶馨)

 
 本文节选2024年4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